由於近幾年因應金管會的政策
保險公司的台幣儲蓄險保單的利率都在調降
加上近期因為部分外幣的匯率調降,且外比保單的利率通常也都比台幣要高
使國人更有意願把台幣儲蓄轉向外幣儲蓄保單
雖然說外幣保單的利率都會比台幣來的吸引人
但是外幣保單確有隱含比台幣保單多一個風險
那就是"匯差風險"
匯差風險是什麼?
大部分國人手上所持有的幣別是"新台幣"
而外幣保單的計價方式都是以外幣去計算以及投保
所以要買外幣保單,就必須要先把手上的新台幣換成外幣別
而當保單滿期後要贖回時,若是要直接領取外幣使用的話當然就沒有問題
不過,如果我們要把解約後的外幣換成台幣的時候,這時候就有可能產生匯差風險
我用美金舉例來說
如果我今年買了一張6年期的美金儲蓄險
每年是100塊的美金,我沒有選擇一次換,而是選擇每年繳費時在去兌換美金
第一年匯率是31塊
第二年是31塊
第三年是30塊
第四年是30塊
第五年是29塊
第六年是29塊
等於我六年的平均成本是30元
換算成台幣就是18000元
(100 X 30 X 6 = 18000)
而當我滿期後想要解約時
假設,我們先不討論六年滿期後所產生的利率(利息)
就是說,最少我在滿期時會有600塊的美金
若當時要解約時的匯率是28塊美金
那我可以換回的台幣是28 X 600 = 16800
相較於我投保時所付出的成本是18000解約時只能拿回16800元
等於有1200元的台幣是被匯差吃掉的
(這是不含利率的算法,若加上利率的話結果可能不同)
這邊要說的就是
外幣保單的利率雖然相較台幣較高
但是所產生出來的利率(利息)如果在不對的時機點換回台幣
可能會讓我們的儲蓄產生利率被匯差風險抵銷,導致沒有利率可賺甚至可能被匯差風險搞到倒賠
所以投保外幣的"時機點"是可以好好考慮一下的
匯差風險也是有可能讓獲利更高的!
上面提到的例子是提醒大家,若在匯率較差的時候進場或是出場很有可能導致我們自身的損失
但是也有一個可能是,在出場的時候,匯率是相對高點的時候,我也有可能因此賺到匯差!
我一樣用上面的例子說明
倘若我頭保的時候是30塊匯率
總共投保6年,每年100塊美金
等於成本是18000元
一樣不考慮利率的部分
我解約時的匯率是33塊
那我可以獲得33*100*6=19800元
等於19800-18000=1800台幣
所以有些業務在主打外幣保單的時候
可以評估一下該幣別現在的匯率以及是否看好該幣別未來的走向在考慮要不要投入
直接領取外幣降低匯差風險
不過當然也有那種沒有了解過就投保的人
或是對於該幣別判斷錯的保戶也大有人在
這時候又捨不得換回台幣怎麼辦?
解法有二
1、等到匯率比較理想後在解約或換回台幣
2、直接解約拿回外幣,在該幣別的國家使用掉
譬如我買的是美金,那就解掉後拿去使用美金的國家使用就可以降低匯差的風險了
會說降低而不是解決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還是有第一手換成外幣的動作
若回頭來看現在的匯率或許是虧損的
但是在不換回台幣的條件下
外幣的價值在國外的價值是沒有變的
所以可以讓我們的匯差風險降低!
以上是這次的分享囉
若有問題可以在來信或是留言討論囉~
版主:王大包
LINE: 0917554549
信箱:a0917554549@gmail.com